沿四口之家繼續走
來到了anoy工藝之地
這是一座由竹子構成的建築物
裡面展示各式竹編物品、傢俱等
Anoy工藝之地
由枯樹枝拼成生動的鳥兒
各種竹編的傢俱與裝飾
參觀完anoy工藝之地
繼續況著步道動線走
會來到各國主題風情的花園
通往各國主題風情庭園的步道
首先來到帛琉風格的花園
夾道的椰子樹與茅草屋
充滿了熱帶區域的風情
心型的水池
由細沙與水生植物點綴
顯得相當浪漫
茅草屋與夾道的椰子樹充滿熱帶風情
心型的水池
接下來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題花園
鎮守入口處的兩隻大金獅頗具氣勢
與後方優雅的竹林步道形成對比
沿著竹林步道來到另一側的花園
盛開的花、噴泉與盆景交幟美麗風情
後方金色與銀色兩幅銅雕各據兩側
圖像相同,顏色彼此穿插,別具美感
香港主題花園入口處的金獅
竹林步道
盛開的花與噴泉
噴泉與小池塘
可愛造型的盆栽與裝飾
後方兩幅陰陽銅雕
巴基斯坦,以「天堂花園」為主題
各種顏色的花、灌木與草皮
排列得井然有序,彼此各司其職
草皮上方以白色石子排列巴基斯坦國旗
及「PAKISTAN」國號,是其中的亮點
巴基斯坦「天堂花園」
各色的花與灌木圍繞著美麗盆飾
白色石子在草皮上排列巴基斯坦國旗與國號
沙漠中的巨岩起城堡
這是阿曼的花園造景
嚴格說來這裡並沒有花
只有一些形狀各有不同的仙人掌
儘管如此,宏偉的城堡仍頗具特色
吸引著往來遊客們的目光
沙漠中的城堡是阿曼的花園造景
不丹的花園則充滿濃濃的宗教色彩
黃、藍、白、紅、綠五色布裝飾這裡的每一處
小徑旁、入口門戶、轉經樓、祭祠等
都能輕易發現它的存在
不丹花園
不丹花園旁的庭園小徑
不丹花園的出入口
轉經樓
祭壇
在花園邊的草皮上
有不丹傳統服飾的展示
另一處設立一座白色的寶塔
以及樹徑做成的簡單座椅
讓遊客們可以稍作歇息
不丹傳統服飾
草皮另一側的白色寶塔
大型的蒙古包及木板車
外頭放養些許綿羊
一看就知是蒙古國風格的花園
屬游牧民族的蒙古
一切以輕便簡單為主
儘管如此,內裝還是相當講究的
蒙古包與木板車
週邊放養的綿羊
蒙古包內部的華麗擺飾
至於那些由紅色磚所疊砌的
是充滿台灣印象的建築
入口處的磚牆還特別做成台灣的圖像
紅磚構成了台灣印象
入口處磚牆的台灣圖像
這裡有各種紅磚砌築的房舍、汲水設備與迴廊
迴廊不只可以用方直的堆砌
還可以砌成圓拱狀,不需任何拼接
實在是國內相當傲人的傳統工藝
紅磚砌築的房舍
紅磚砌成的迴廊
紅磚拱型的堆砌排列展現高度技術
紅磚砌成的汲水設備
在建築週邊的水池,景觀優美
它也是居民平時的生活空間
大家相約在池邊浣衣聊天
是昔日居民的記憶所在
而在建築或田地週邊通常有座土地公祠
大小不一,卻都是展現對這塊土地的愛與敬意
池邊是居民昔日洗衣及生活的重要空間
聚落週邊的土地公祠,展現居民對土地的情感
在台灣印象邊
有座巨大的竹編圓球
這是由數百根竹子組成
許多遊客興沖沖地進入圓球
大銘也跟著群眾的腳步進入一探究竟
覺得裡面還頗為清涼
大型竹木圓球
竹木圓球內部
竹木圓球的另一邊
是一座「台開之心」主題館
館內草皮種植許多玫瑰花
並由掉落的花瓣拼成「台開之心」字樣
台開之心館內的玫瑰花
花瓣拼成「台開之心」的字樣
除了美麗的玫瑰樹外
這裡最吸睛的是座由三角積木組成的金字塔
這座金字塔約有十多公尺高,相當狀觀
外頭自然採光透過積木空隙照入內部空間
不需燈光就能夠達到一定的明亮程度
而在外頭,館方設置許多三角積木
可以供遊客們自由拼組及玩樂
三角積木組成的金字塔
光線由積木空隙透入內部空間
金字塔旁有各式積木的體驗區
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園區展覽內容精彩豐富
在這裡,可以看到各國風情與意象的花園
也有台灣本土的特色,實在呈現真實意義
台開之心的三角積木竟能拼成大型金字塔
箇中原理也值得細細探索與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