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義民雄郊區的淺丘上
有一座以金桔為主題的農莊
農場主人歷經三代的經營
五十年的耕耘
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品牌
它是—金桔農莊
金桔農莊入口歡迎牌樓
金桔農莊Q版導覽圖
從民雄市區開車經過中正大學
再往前行約三百公尺轉入一條小巷
沿小巷走到底,就是金桔農莊
進入金桔農莊
首先看到一座聖誕樹正歡迎我們
走進一看,這座聖誕樹並不是一顆大樹
而是一盆盆桔樹的樹苗盆栽堆疊而成
遠處看像聖誕樹的形狀
近處看又能突現出農莊的特色
實在是別具意義
入口處的聖誕樹以桔樹盆栽堆疊而成
聖誕樹右側那棟歐風的建築
是金桔農莊的展售商場
裡面販售著各式各樣金桔的週邊商品
有生活用品、甜點、飲料、餅乾、冰淇淋等
樣式之多,著實令人驚嘆
在商場的側邊,設有幾處展區
向遊客們介紹這個農莊的發展脈絡
展區外觀以磚瓦屋作佈置
裡頭陳列著舊時的生活器具
許多遊客逛累了,在此歇腳
看著舊文物,聊著他們的生活點滴
商場旁的空間展示著農莊過往的歷史文物
磚瓦式的傳統建築陳列在商場的角落
遊客們坐在展示區中,回味舊時代的總總趣事
這座農莊
除了把昔日的生活方式搬到商場來
甚至把上課的教室也帶了進來
眼前的這座書櫃與教室
想必讓許多人格外回味
只是,在這裡仍有所不同
書櫃上陳列的,不是另人愛睏的教科書
而是有關於農莊歷史文物或工法的參考資料
教室的空間一點兒也沒有嚴肅與緊張感
在這兒沒有考試與趕進度的壓力
它是農莊用來向遊客們導覽解說的地方
展區一隅如書房般的佈置放著各式書籍
教室是作為遊客導覽解說用途
教室旁置放著各種有關機械,便於解說
教室的後方,有道「加工光影廊道」
動線兩側,隔著玻璃窗
可清楚地看到金桔加工生產的過程
在窗邊,也貼著各種製程的圖片
使遊客對金桔加工產品的製程能快速了解
教室後方的加工光影廊道
廊道旁牆上張貼金桔濃縮汁的製程
而廊道上的每一個加工空間
也都清楚地標示著
讓遊客們可以對金桔加工的實際過程
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並留下深刻的印象
漂水,是金桔採滴後清潔的過程之一
所用的水桶大得誇張
讓許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漂水的製程
漂水用的塑膠水桶相當龐大
漂水之後,就進入熬煮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據說相當費工
熬煮的鍋鼎,看起來也頗具氣勢
而熬煮完成的半成品
接著還必需進入冷藏庫中進行低溫冷藏
一顆金桔從採摘後,開始泡水
接著受火烤,之後又需冰藏
簡直像是洗三溫暖,應該是相當刺激
但也許因為經過這些關卡的淬煉
才能逼出金桔的甘甜與美味
漂水之後進入加工熬煮的製程
熬煮之後立即低溫冷藏,像洗三溫暖
進行低溫冷藏的大型冰庫
冷藏之後,就進入包裝的程序
包裝的過程,看起來是用機械進行自動化處理
這個空間雖然不大,卻是相當乾淨
相必農莊對這個重要關卡的清潔維護相當慎重
包裝製程的相關機械
金桔農莊經過五十多年來的經營
仍不斷發展與創新
更發展出自己的商標品牌
甚至還有屬於自己的主題歌曲
而它的商標以黃黑兩色勾勒出簡單鮮明的圖像
圖像是一個老人抱著一堆金桔笑得很開心
大銘在猜那個老人應該是農莊的創始人
從這老人的眼神
可以看得出對子孫經營有成的滿意
金桔農莊的商標
金桔農莊有自己的主題歌曲
在金桔農莊,除了入口處的商場
其它地方也相當有看頭
遊客們往內走,來到一座木構的大型涼亭
這裡進行著金桔相關產品的解說及試飲
遊客們專注地看著解說員表演,相當入神
農莊中一座大型涼亭,正舉辦產品解說與試飲
可惜由於帶著品咩,不方便湊進去聽
只好在涼亭外,帶著品咩騎電動馬
繞著聖誕樹,陪小孩度過悠閒的午后
與品咩在商場外的空地騎電動馬
在商場外空地下方,有一片大草皮
草皮邊的樹下有吊床
再下方也有一座涼亭
遊客們來到這裡歇歇腳
看著農莊四週的美麗風光
想必也是相當不錯的事
農莊中的一座大草皮與涼亭
入口處附近有一座瞭望台
這座瞭望台的下面是一座大型的貨櫃
貨櫃的下方壓著兩根裁切過的大型水泥管
近看它是瞭望台
從下方遠看它卻向一台拖車
看的角度不同,風情也不同
入口處附近的瞭望台
瞭望台實際上是以水泥管及貨櫃堆疊而成
側面看瞭望台,它像一台拖車
這原是一座樸實而低調的果園
經過三代五十年的不斷發展與創新
逐漸有了自己的品牌
在民雄郊區淺丘上的這座農場
如今遊客絡繹不絕,已無法在低調
遊客們帶給金桔農莊更多的回饋與名氣
農莊中的金桔香,也隨著來自各地的遊客
逐漸綻放、散播開來
金桔農莊
嘉義縣民雄鄉東厝寮38號